外形清爽,思路清爽,話語清爽,這樣的狀態很難得,張楠就是這樣。上午還在開封為志願者做公益培訓,中午返回,下午接受採訪,毫無疲憊之色,一如既往地理智冷靜,將他對於吃的別樣依賴和理解,一一道來。
  □東方今報記者王東霞/文
  張培方/圖
  人物線描
  張楠,河南鄧州人,1983年生,身材修長,思路清晰,清爽帥哥一枚。愛素食,愛做飯,現為鄭州市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負責人。
  人物自評
  我是個較真和遵循規則的人,公益達人,做事過於理性,處人又很感性。
  【事業】
  豐碑上或許沒我的名字
  但有我奮鬥的足跡
  在鄭州市金水區曼哈頓,鄭州市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辦公室內,記者見到了張楠。由於端午節放假,辦公室里沒有其他人,他也是剛從開封普濟寺做志願者培訓回來,“公益對我來說,是一個職業,一份工作”。
  投身公益已經十多年,這條路還將繼續壯闊綿延,而之前,他的經歷卻是一波三折。2000年,他從湖北一所中專畢業,專業是汽車駕駛與修理,進入華北石油局做石油工人,做了3年工人後,又進入人民大學修法學,2007年畢業後進入北京市民政局工作。在北京上大學期間,他開始接觸並參與公益活動。
  對於為什麼放棄事業單位的工作,回到河南繼續志願者服務,他說,當時河南的志願者服務工作還停留在補飢救窮,停留在宣教的階段,需要更規範的發展。他在北京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,只幸福自己一個人,但回到河南,他就有機會參與到河南志願服務的建設工作中去。“也許河南的志願服務豐碑上沒有我的名字,但河南志願服務的發展道路上一定留有我的足跡。”
  【態度】
  工作較真 吃上也較真
  2006年,他和7個好友建立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,2010年,中心從北京轉至鄭州,目前,已有6名全職工作人員,300多名志願者。
  目前,中心主要活動內容有“我以我言做你眼”,主要為盲人服務,開展看電影、趣味運動會、旅游、才藝大賽等;“快樂兒童”,為農民工子女、留守兒童送去關愛;“助學”,包括快樂書屋、大學生返教、安全健康保護年、小眼睛大世界、繪本閱讀等。
  中心贏得無數榮譽,有人說和勤是鄭州市最專業、最規範的公益組織,它提供了一種方向。張楠認為,和勤最大的特色是項目化運作,有很強的創新能力。公益事業做得如此風生水起,和張楠理智、理性、較真的風格分不開。而對於吃,他也同樣有一種執拗和較真。
  “這個牛舌餅,鹽和糖沒有抹勻。”他拿起桌旁的一個牛舌餅說,再不改進,以後就不買了。他說自己出去吃飯,店面衛生看著不好的就不會去吃,他吃熱乾面,只會去位於順河路的一家熱乾麵店,能吃到湖北熱乾面的味道;他吃南陽板面,只去省圖書館附近的那家店。而這家店離他上班的地方很遠,但他就會因一時興起,不辭辛苦,大中午搭乘20分鐘地鐵,再步行十分鐘,去吃一碗,然後再原路返回。
  【方式】以“素”為主 喜歡擀麵條、做包子
  “司家莊,那家餄餎面館關門了。”張楠滿心遺憾地說,自從那家餄餎面館關門後,他再沒去過司家莊,失落。
  對於吃貨的理解,張楠認為是一個中性的詞,沒有美食家那麼高大上,只是對吃小有講究,小有格調,那麼他就是一吃貨。他從2007年開始以素食為主,原因是他認為素食是尊重生命的體現,同時也有環保、身體健康方面的考慮。
  素食有全素、齋素、蛋素、奶素、果素等不同,比如蛋素,不吃奶製品,只吃蛋製品;奶素則相反。果素,則只吃水果、果汁等。張楠是全素。主營素食的餐廳,鄭州並不多,他就經常在家做些飯。
  主食主要是饅頭、包子、麵條等。他說自己沒有其他的業餘愛好,即便心情不好時,也沒什麼消遣,最大的可能就是揉面、做飯,而平時工作又很忙,就會選擇在夜裡揉面、做飯。發麵時,他不喜歡買酵母,而喜歡用酵頭,說這樣才有甜度,揉面時力度要夠,時長也要保證,這樣面的韌勁才到,會更有嚼勁。
  【做法】喜歡做小酥肉 因為它承載著懷念
  雖然自己以素食為主,但別人吃什麼他並不排斥,還會烤肉、做肉菜給家人、朋友吃。
  比如,他擅長做小酥肉。這是姥姥經常做的一道菜。小時候父親走得早,媽媽又忙,他和哥哥經常去姥姥家,姥姥做的小酥肉是一絕。先選好五花肉,肥肉不能多,將五花肉切成均勻粗細的長條,放到調料里腌制一下,再放入拌好的面汁過一下,入鍋炸。然後用碗裝好,撒上蔥薑蒜,入鍋蒸約1小時,放涼。再入鍋蒸約30分鐘。“反覆蒸兩次,口感就是不一樣。”張楠說,他按照自己的記憶,用同樣的方法做小酥肉,家人都說很好吃,和姥姥做的一樣,但他總認為沒有姥姥做得好。
  姥姥還喜歡做手擀面、滷麵,他也喜歡做。他做這些的時候,就會想起過去,他認為這也是和已經去世的姥姥的一種交流,有懷念有溫暖。
  【創意】小時候就做刀削麵、“叫花泥鰍”
  說到過去,張楠又想起了很多有趣的事兒。
  媽媽是老師,工作忙,小時候他和哥哥經常會去鄰居家蹭飯,年齡大點,不願意去別人家,他們就開始自己做。
  有次哥哥在外面吃了一種面,說叫刀削麵,很好吃。他們倆也在家做刀削麵,結果面和軟了,也沒有專門的刀,就用切菜刀,削出來的面又寬又厚,放到鍋里煮了又煮,自己躺在草堆上睡了一覺,醒來哥哥還在燒鍋,但吃的時候,發現面片中間還沒熟。
  他們看電影,學到了叫花雞的做法,但沒有雞,就下水抓了一些泥鰍,洗乾凈,在地里摘一些野麻葉,包起來,又裹上泥巴。挖個坑放進去,然後在上面燒火,估摸著時間扒開,發現泥鰍果然熟了,放上鹽,能吃,就是有股腥味。
  這樣的吃法,多年以後的今天回想起來,唯餘有趣。吃,不僅能讓人果腹,更有懷念,也有交流。
  張楠不僅翻著花樣做饅頭,甚至還買來模具,做成千奇百怪的花樣,讓5歲的兒子多吃些;也會烤一手好燒烤,聚會時,朋友們會擠著扛著,搶他烤的饃片、羊肉串,這也是歡樂的來源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不求豐碑上的名字 只在意奮鬥的足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55noem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